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2014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更新日期:2023-06-02 | 适用年级: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福建 |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B.宁夏死亡率最高
C.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
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 B.甘肃  C.广西 D.内蒙古
【小题2】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四个城市中     (  )

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
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
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
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
【小题2】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交通网络D.产业结构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与解析

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国防因素D.科技因素
【小题2】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小题3】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与解析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小题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答案与解析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比较表。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地区
铁路
水路
公路

20.90
2.80
14.60

14.5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小题1】③地区是(  )
A.黄河中游B.长江中游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小题2】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
A.木材B.煤炭C.粮食 D.铁矿

答案与解析

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小题2】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与解析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答案与解析

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所需要满足的布局要求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逐条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下表是石油化学工业布局的要求与某区域条件的比较表。分析表格内容,回答下列两题。

区位因素
资源
劳动力
工厂用地
燃料
运输条件
市场位置
批发业
用水
税收布局
要求
 
 

 




 
某区域条件









 
区位因素重要程度:★指向性要求(最重要要求) ◇重要要求   一般要求
【小题1】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域优势条件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运输条件 B.工厂用地C.税收 D.用水
【小题2】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批发市场 B.扩大资源来源
C.引进外来劳动力  D.建立发电厂

答案与解析

【小题1】下图为“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影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

A.原料、动力、劳力B.原料、动力、市场
C.动力、劳力、市场D.市场、交通、政策

答案与解析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 (  )

A.生产规模小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D.科技水平高
【小题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酸雨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与解析

下图是“英国农业地域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欧洲西部适宜甲农业类型分布的气候特点是 (  )

A.高温多雨,利于水稻生长
B.温凉潮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D.热带半干旱气候,草场广阔
【小题2】甲农业地域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市场B.劳动力C.气候D.科技

答案与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

A.基塘农业B.绿洲农业C.坝子农业D.河谷农业
【小题2】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扶持B.游牧地点迁徙
C.水、热条件适中D.光照条件充足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理位置 B.气候C.水资源 D.地形
【小题2】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
A.计划生育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流动 D.自然资源
【小题3】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   
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
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   
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与解析

综合题

图甲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乙是该城市2008年不同地点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市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          _。
(2)该市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偏西          B.西北偏北         C.东北偏东         D.偏北
(3)由此可知,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城市(1分)
A.上海              B.孟买            C.新加坡           D.伦敦
(4)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3分)

答案与解析

(11分)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局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因素方面评价其发展条件。(3分)
(2)分别指出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4分)
(3)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乙地柑桔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与解析

(12分)图15为某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处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分析B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长期以来A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与解析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多瑙河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布加勒斯特、伊兹梅尔、康斯坦察三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和月降水分配柱状图(曲线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
(2)小李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判断图中三个城市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争论不休,下面是两位同学各自的观点:
小李:图中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明:图中三个城市分布在欧洲东部,年降水量较少,且甲、乙两城市的最冷月气温都低于O℃,因此,三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比较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4分)
(3)多瑙河——黑海运河全长64公里,是连接北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试评价图示地区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3分)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