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2015届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三上一检地理试卷(带解析)

更新日期:2023-06-02 | 适用年级: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江苏 | 试卷类型:同步测试

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    B.1.2 ℃~2.4 ℃
C.2.4 ℃~4.8 ℃D.0 ℃~2.4 ℃
【小题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C.298米D.601米

答案与解析

下图反映了近年来世界关注的气候、石油、粮食等问题的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B.气候异常,粮食单产下降
C.华北地区缺水状况缓解
D.突发性灾害天气增多
【小题2】大量生产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
A.增加碳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B.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C.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
D.减少石油使用量,降低油价

答案与解析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左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右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A.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B.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C.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小题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右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与解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

A.纬度较高B.大气降水较多
C.海拔较高D.土壤发育程度高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较少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答案与解析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表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火星大气密度低重要原因是火星体积、质量小
B.火星表面温度低唯一原因是距离太阳太遥远
C.火星公转周期太长,所以火星上昼夜温差大
D.火星上有温室效应
【小题2】在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上,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是 (    )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⑥⑦

答案与解析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小题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与解析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6.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答案与解析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答案与解析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与解析

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中D为AB线的中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ADB线为一条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

A.12时B.18 时C.6时D.9时
【小题2】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条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位于昏线上
B.从A到D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D.B点时间为18时

答案与解析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

答案与解析

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共有 (    )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小题2】关于太阳对同步卫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A.使卫星绕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B.电磁波对卫星的影响强度白天小于夜晚
C.使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受干扰
D.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大

答案与解析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

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
【小题2】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 (    )

答案与解析

综合题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m≤H<300mB.100m≤H<200m
C.200m≤H<300mD.100m<H≤300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_山顶。
(5) 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支流。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5分)
(3)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图中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是________图,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                   。(3分)

答案与解析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3分)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5分)

答案与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强度散点图。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量,单位一般为:吨标煤/万元。

材料二:2007年区域工业部门碳排放空间格局图

(1)材料一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北京、贵州、海南,其中 A         ,B            ,C             。(3分)
(2)读材料一,根据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分析西气东输对协调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2分)
                                                                            
(3)高碳排放地区分布与能源消费格局相近,试概括高碳排放地区的分布特点。(2分)
                                                                            
(4)京津唐地区是我国的最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但京津地区为低碳排放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是            。(2分)
A. 重化工业的产业转移                       B. 产业结构的调整
C. 限制冬季供暖时间和供暖量                 D.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请从“开源”的角度,谈谈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措施                                               。(3分)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