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07 | 适用年级: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安徽 |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
B.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
C.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
A.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
D.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小题2】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北美洲 | B.大洋洲 |
C.南美洲 | D.非洲 |
A.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
B.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
C.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
D.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 )
A.风能 | B.核能 | C.地热能 | D.潮汐能 |
A.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 |
B.能源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 |
C.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 |
D.分布位置较偏僻,离大城市较远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以畜牧业为主 | B.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
C.③④糖料作物为甜菜 | D.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 |
A.科技发达 | B.土壤肥沃 |
C.廉价的劳动力 | D.先进的保鲜技术 |
A.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
B.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
C.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
D.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 |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小题2】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B.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 B.热量 | C.水 | D.光照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左下表A为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右图B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小 |
B.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大 |
C.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
D.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③ |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和某日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
寒假,王教授回老家过年。在其家乡(某县城)某路口统计了车流至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題。
日期 | 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 | 车流量(辆/小时) | |||||
本省 | 鄂 | 沪 | 苏 | 粤 | 其他 | ||
腊月二十 | 90 | 5 | 1 | 1 | 0 | 3 | 500 |
腊月三十 | 50 | 15 | 25 | 7 | 2 | 1 | 900 |
A.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 |
B.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时少 |
C.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 |
D.统计时段,车辆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 |
A.安徽 | B.云南 | C.新疆 | D.广东 |
下表为北京某月1~3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日期 | 日出/日落时间 | 天气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
1日 | 06:42/17:13 | 白天 | 多云 | 4~15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夜间 | 阵雨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
2日 | 06:43/17:12 | 白天 | 阵雨 | -2~7 | 北风 | 6~7级 |
夜间 | 晴 | 北风 | 6~7级 | |||
3日 | 06:44/17:11 | 白天 | 晴 | -2~12 | 北风 | 6~7级 |
夜间 | 晴 | 无持续风向 | 微风 |
A.1月 | B.3月 | C.9月 | D.11月 |
A.1日气温较高,主要因为风向不稳定和风力小 |
B.2日风力较大,主要因为地处平原,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
C.2日白天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并且受冷空气影响大 |
D.3日昼夜气温变化大,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强 |
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为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8分)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2)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站。
(3)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 。(单项选择)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4)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多项选择)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
读下图,回答问题。(18分)
(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2分)
(2)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的印度河为巴基斯坦主要河流,试分析上下游径流量差异及主要原因。(4分)
(3)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如图所示)。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4分)
(4)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5)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图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左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右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山西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_____________。(2分)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