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更新日期:2023-06-02 | 适用年级: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黑龙江 | 试卷类型:练习

选择题

图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小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单一D.能源紧张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荒漠化防治
B.②—水土流失治理
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D.④—沙尘暴治理

答案与解析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读图“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
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
【小题2】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
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
C.禁止煤炭开采,发展第三产业
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答案与解析

下表为我国三种不同工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小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
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
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
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
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小题1】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充足的能源B.丰富的劳动力
C.便捷的交通 D.广阔的市场
【小题2】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原料因素B.能源因素
C.技术因素D.劳动力因素
【小题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甲、乙、丙三产业之间存在生产上的联系

答案与解析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小题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3】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木材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答案与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B.水源、热量
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
【小题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
【小题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与解析

读图9,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小题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答案与解析

表1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1                         (单位:公里)

地区
铁路营业里程
内河航道里程
公路总里程
高速公路里程

422.4
2226
11974
775

2473.4
2877
209231
2630

531.5
0
60810
0

5785.0
5098
151945
1357
 
【小题1】①②③④四个省区分别为(    )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
B.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
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
D.西藏黑龙江 上海云南
【小题2】对②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
B.冬季有结冰,通航条件差
C.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
D.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

答案与解析

读图“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季风C.地形D.海陆位置
【小题2】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答案与解析

图为黄河干流图,图为黄河含沙量及年径流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B.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
C.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
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
【小题2】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
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
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D.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小题3】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上游修水库
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小流域综合治理
D.下游挖入海新河

答案与解析

图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最可能符合当地情况的是 (    )

A.热量条件满足作物一年两熟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C.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地形崎岖,多小型“坝子”
【小题2】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云贵高原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

答案与解析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 鄱阳湖一些地区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题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答案与解析

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图为国家气象局发布的2014年1月29日的烟花爆燃放气象指数的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不太适宜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

A.陕、桂、湘B.晋、皖、陕
C.滇、黔、湘D.陕、川、桂
【小题2】下列关于1月29日烟花爆竹燃放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国范围内有极不适宜区域出现
B.不适宜燃放地区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地带
C.成都平原地区较江汉平原更适合燃放烟花爆竹
D.平原地区普遍比高原山地地区更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小题3】爆竹燃放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污染与地形和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A.盆地地形区,气流不易扩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严重污染
B.高压控制区,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容易向外扩散,因此污染较轻
C.冬天的北方地区,晴朗的夜晚比白天燃放更容易造成污染
D.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的污染与该地风速呈负相关

答案与解析

图1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与解析

填空题

读图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牡丹江市的积温值高于海拉尔市的原因是                          。(4分)
(2)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哈尔滨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4分)
(3)哈尔滨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7分)

答案与解析

综合题

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图,读图并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6分)

(1)简述图a中的横断山区河流水文特征与图b中MN河段的差异。(8分)
(2)C地形区地表形态特征是              ,简述形成该地表形态的原因。(8分)

答案与解析

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2分)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4分) 
(3)试分析乙、丙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答案与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松茸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图“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1)分析金沙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6分)
(3)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4分)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