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07 | 适用年级:高一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浙江 |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名句默写(10分)
(1)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
(3)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4) ,虽九死其犹未悔。
(5)扈江离与辟芷兮, 。 ,恐年岁之不吾与。
(6)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盎(àng)然铿(kēng)锵厄运(è )命运多舛(jié) |
B.窒(zhì)息罡(gāng)风缱绻(juǎn) 荒诞不经(dàn) |
C.孟陬(zōu)溷藩(hùn)逡(qūn)巡茕茕(qióng)孑立 |
D.孱(chàn)头黜(chù)恶佝(jù)偻云蒸霞蔚(wèi)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近日双汇集团主要生猪屠宰基地之一的济源双汇被曝采用“瘦肉精”喂出的“健美猪”。“瘦肉精”其实是一类增肌药物统称,目前已经7种。在中国因抽检形同虚设,只有1种可得到检测。 |
B.2010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经常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
C.所谓“给力”就是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竟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瞬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网络语言终获登堂入室之资格。 |
D.自然,鬼斧神工,变幻莫测。她的角色正如温柔的母亲,不然,失意的人为何像想念家那样渴望回到自然?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和古代,最大的差别恐怕就是随交通进步而导致的时空观念变化,交通进步不但改写了人类历史,而且影响了战争胜负。 |
B.中国人口多,就业需求大,推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但势必将要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
C.我们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
D.受网络泡沫破灭的影响,加之强劲对手不断涌现,雅虎的市场份额开始减弱,互联网搜索市场逐渐形成谷歌、雅虎和微软MSN鼎立的局面。 |
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 |
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 |
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 |
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干校六记》,《围城》,《洗澡》等。 |
B.鲁迅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华盖集》《且介亭杂 文》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
C.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自刎乌江而死。 |
D.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
听 山
冯源
①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薰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悟和兴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
②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远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漳,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墨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③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④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⑤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⑥“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⑦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已有,便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⑧然而,时代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0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坡上了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梢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音,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
⑨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
(原文有删节)
【小题1】文中写到了两次作者具体的听山经历及感受,请分别加以概述。(4分)
【小题2】文章第④段中说:“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不是寂寞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小题3】文章第⑦段写到了蜀汉历史,这一内容在文中起何作用?(3分)
【小题4】请从表达和内容两个方面鉴赏文章的最后一段。(4分)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各 题(共14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又有剪发杜门杜:塞,闭 |
B.视五人之死视:比较 |
C.轻重固何如哉固:本来 |
D.忠义暴于朝廷暴:暴露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 B.安能屈豪杰之流 |
C.亦以明死生之大 | D.佯狂不知所之者 |
A.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 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C.不能容于远近 | D.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重金收买 |
B.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殆:大概,恐怕 |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
A.挟匕首以备不测几以不纳死 |
B.为巡船所物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
聆听诗人的心声(8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异同点?(4分)
【小题2】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时事讨论:近日,日本强地震中的核事件,引发蝴蝶效应殃及我们的,竟然是全国多地掀起换购食盐的狂潮,令人匪夷所思。因为灾难性因素,抢购物资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本次强地震发生地日本,物资供应却基本平稳,不仅物价稳定,而且应对冷静自如,井然有序。而我们,虽然政府纷纷出面辟谣,但效果却并未立竿见影。(6分)
请你从政府和民众两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产生这种非理性抢购风潮背后的深层原因。
政府角度:
民众角度:
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4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还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会为每一段路程填写一首诗。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漂泊江湖的失意之人?贬谪流放的官员?寄情山水的隐士?执手相看的离人?……请你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写一段文字。(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
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创建诺贝尔奖,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在授奖前,组委会要给出授奖理由,比如:
2007年英国女作家莱辛获奖。她的主要作品是《金色笔记》《青草在歌唱》等。获奖理由是“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化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
假如以下作家也可以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请你选择其中一人,写出推荐作品和获奖理由。要求50字左右,语言精炼,特点突出。
鲁迅 巴金 沈从文 钱钟书 艾青 屈原 司马迁
人物: 作品:
理由:
直面心灵的抒写(60分)
一头驴跑进羊群里,它看看自己再看看羊群里的羊,觉得自己高大许多,就昂起头来,很自豪地说:“小羊们,你们看见没有?我比你们高出了一倍还多。我不仅长得高大魁伟,我的智慧和勇敢也是你们不可比的。如果我愿意的话,我早就当上了百兽之王。”
驴正得意的时候,忽然传来狼嚎声。高大的驴听说狼来了,赶快趴下,拼命往羊群里钻,恨不得把身子缩得比羊还小。
根据上述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