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2012-2013学年山东鱼台一中高一上期期末模拟地理卷(带解析)

更新日期:2023-12-07 | 适用年级:高一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山东 |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选择题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    )

A.与等压线垂直B.与等压线斜交
C.平行于等压线D.呈漩涡状

答案与解析

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岱崮地貌”景观图,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小题2】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答案与解析

2011年6月4日,智利南部一座火山开始喷发, 大量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并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左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右图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智利火山喷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与图中地貌景观成因同类的地质作用是(  )
A.②B.③C.④D.⑤

答案与解析

以下各项中,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前者对应两种自然带,后者对应两种气候类型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海洋性气候苔原带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荒漠带

答案与解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慢行冷锋B.冷锋C.暖锋D.准静止锋

答案与解析

下图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答案与解析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A.冷空气在锋面以下B.过境时气压升高
C.过境时天气转晴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答案与解析

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与解析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答案与解析

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D.②是盛行西风

答案与解析

当亚欧大陆上印度低压势力增强时(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地球上气压带向南移动
C.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D.北京比上海昼长

答案与解析

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D.亚洲高压

答案与解析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C.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D.黄土疏松,极易被侵蚀

答案与解析

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与解析

下列有关地球的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
B.各圈层是相互独立的
C.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生物世界,形成生物圈
D.厚度最大的是水圈

答案与解析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厚度在不同地区没有差异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构成岩石圈
C.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层构成岩石圈D.岩石圈就是地壳

答案与解析

莫霍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是(    )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

答案与解析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①环节B.④环节
C.⑤环节D.⑦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

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湖泊水D.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与解析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B.冰川融水
C.海洋水D.地下水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B.3~4月
C.6~7月D.10~11月
【小题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代趋势是 (    )
A.a变大B.a变小
C.b变稳定D.b在枯水期变大

答案与解析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冷热不均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答案与解析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答案与解析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B.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差异
C.各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D.各地区之间的人类活动差异

答案与解析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答案与解析

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A、B、C、D气压带分别为: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E、F风带分别为:
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岩浆和岩石的名称是: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含义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     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
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与解析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3分)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②两处分别称为                  。(8分)
(3)图中虚线M表示         ,实线N表示         。(6分)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3分)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4分)
(6)图中A、B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8分)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