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01-19 | 适用年级:高二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四川 |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
A.丙烷中的丙烯(H2 加热) | B.乙醇中的水(无水CuSO4,蒸馏) |
C.苯中的二甲苯(Br2水,分液) | D.甲苯中的苯酚(NaOH溶液,分液) |
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A的相对分子质量),它们只可能含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若A是丙烯醛,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合物B中,分子量最小的是(写出分子式) ,
并写出分子量最小的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B的四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右图是立方烷(cunane)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 | B.它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
C.它是一种极性分子 | |
D.它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
为了鉴定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试分析①~⑥的各步实验,其中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用HNO3酸化溶液 ⑥加入NaOH溶液醇溶液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① C ⑥③①⑤ D ④②⑤③
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
ABC
A的分子量比B大2,C的分子量比B大16,C能与过量的NaHCO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乙炔,B是乙烯 B A是乙烯,B是乙烷
C A是乙醇,B是乙醛 D A是环己烷,B是苯
.某有机物分子组成为CnHxOy,完全燃烧成CO2和H2O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耗O2量是该有机物燃烧量的n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一定是糖类
B n、x、y的关系为n=y=x/2
C 该有机物只能是葡萄糖和果糖
D 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2n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及美国科学家夏普雷斯,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
子连着四个不同的基团,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存在对映异构体,欲使该碳原子无手 性,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加成 | B.卤代 | C.水解 | D.氧化 |
把mmol C2H4跟nmol H2 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6,若将所得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氧气的量是
A (3m+n)mol B (3m+n/2)mol
C (3m+3p+n/2)mol D (3m+n/2-3p)mol
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w_w w.k_s 5_u.c_om)
A.同位素:1H+、2H-、2H2、2H3H |
B.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 |
C.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
D.同素异形体:C20、C60、C金刚石、C石墨 |
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CH3COO-CH3COONa+-ONa)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
(2)A有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
(4)写出F在浓H2SO4作用下在17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
(5)写出F与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 ,反应类型是 。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和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经下列哪些反应,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酯化反应 ⑦中和反应 ⑧缩聚反应
A ⑤②①③⑥ B ①②③⑤⑦ C ⑤②①④⑧ D ①②⑤③⑥(w_w w.k_s 5_u.c_om)
分子式与苯丙氨酸( :C9H11O2N)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①有带两个取代基的苯环 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异构体的数目是w_w w. k#s5_u.c o*m
A.3 | B.5 | C.6 | D.10 |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上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w_w w. k#s5_u.c o*m
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表示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芳香烃,不易溶于水中 |
B.它的分子式为C38H30,是非极性分子 |
C.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
D.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5个 |
有机物A、B均稳定,且分子式相同。取0.1mol A完全燃烧,得二氧化碳26.4g。A、B分别跟足量的乙酸并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C、D两种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42。B、E以任意质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耗氧气量和生成的水量都不变。0.1mol E能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3.2g银,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8。B能与新制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A的任意一个羟基被溴原子取代所得的一溴代物都只有一种。
(1)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A、B、E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A
B
E (2)写出B→D和B与新制氢氧化铜的悬浊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B→D:
B与新制氢氧化铜:
(3)B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有机产物中分子量在221至265之间的有机产物总共有
种。
1,2,3,4—四氢化萘的结构简式是,分子式是C10H1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207℃,不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它与液溴发生反应:C10H12+4Br2 C10H8Br4+4HBr。生成的四溴化萘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有人用四氢化萘、液溴、蒸馏水和纯铁粉为原料,制备少量饱和氢溴酸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一定质量比把四氢化萘和水加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纯铁粉。
②慢慢滴入液溴,不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
③取下反应容器,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直到溶液颜色消失。过滤,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
④分液,得到的“水层”即氢溴酸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示意图中的装置,适合步骤①和②操作的是 。
(2)步骤②中如何判断“反应完全” 。(3)步骤③中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的目的是 。
(4)步骤③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5)已知在实验条件下,饱和氢溴酸水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是66%,如果溴化反
应进行完成,则步骤①中四氢化萘和水的质量比约是1︰ (保留小数点后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