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高二 | 试卷年份:2013年 | 省份:湖北 |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 上传日期:累计组卷次数 | 下载word版
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
A.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 N$ [' M6 c |
B.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 ^# N$ [' M6 c |
C.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 [: ^# N$ [' M6 c |
D.站在平民立场,提出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 ^# N$ [' M6 c |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9 O `6 G6 J. e* j6 `. D& _& ` | B.民主与科学9 O `6 G6 J. e* j6 `. D& _& ` | C.金钱与权力9 O `6 G6 J. e* j6 `. D& _& ` | D.法律与宗教信仰9 O `6 G6 J. e* j6 `. D& _& ` |
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里《论崇高》里说:“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教神学 |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
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 |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A.实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7 i. O- L0 M! F/ R7 C8 ?0 _ |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7 i. O- L0 M! F/ R7 C8 ?0 _ |
C.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7 i. O- L0 M! F/ R7 C8 ?0 _ |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7 i. O- L0 M! F/ R7 C8 ?0 _ |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N: U& e7 I3 Y: Y- L: d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N: U& e7 I3 Y: Y- L: d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N: U& e7 I3 Y: Y- L: d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N: U& e7 I3 Y: Y- L: d |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8 _! K1 B/ J! O _" @ |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8 _! K1 B/ J! O _" @ |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8 _! K1 B/ J! O _" @ |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8 _! K1 B/ J! O _" @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8世纪的美国 |
B.伏尔泰的主张是保守落后的 |
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 |
D.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 O5 ?* C4 T7 c |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 O5 ?* C4 T7 c |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 O5 ?* C4 T7 c |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 O5 ?* C4 T7 c |
激光是20世纪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项重大成就,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有关
A.伽利略3 h0 i% R7 V h. V. R1 U: X& Q | B.牛顿3 h0 i% R7 V h. V. R1 U: X& Q | C.法拉第3 h0 i% R7 V h. V. R1 U: X& Q | D.爱因斯坦3 h0 i% R7 V h. V. R1 U: X& Q |
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里查德•奥维瑞对此选择的说明是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K: B! [" _2 g |
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K: B! [" _2 g |
C.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在科学领域破除了对上帝的信仰; K: B! [" _2 g |
D.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K: B! [" _2 g |
每年8月27日至31日,英国多塞特郡都会举办一个大型的蒸汽机节,通过展示许多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古董机器设备的活动反映
A.反映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f! ]& G D. f5 L S | B.人们希望回到蒸汽时代* f! ]& G D. f5 L S |
C.庆祝活动将促进蒸汽机普及* f! ]& G D. f5 L S | D.蒸汽无法作为工业动力* f! ]& G D. f5 L S |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1 C! K1 G) a, [4 P2 Z8 [! I |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1 C! K1 G) a, [4 P2 Z8 [! I |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1 C! K1 G) a, [4 P2 Z8 [! I |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1 C! K1 G) a, [4 P2 Z8 [! I |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6 H/ O& D8 W; B/ Z) b( X" X1 G0 P: P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6 H/ O& D8 W; B/ Z) b( X" X1 G0 P: P |
C.适应社会阶层需求6 H/ O& D8 W; B/ Z) b( X" X1 G0 P: P | D.科考功名的需要6 H/ O& D8 W; B/ Z) b( X" X1 G0 P: P |
下图说明
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4 C* M, W Y- @, W2 N |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4 C* M, W Y- @, W2 N |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4 C* M, W Y- @, W2 N | D.外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4 C* M, W Y- @, W2 N |
图为2012年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会标,其设计理念和构思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7 I2 D: j. U& M: X. I |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7 I2 D: j. U& M: X. I |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7 I2 D: j. U& M: X. I |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7 I2 D: j. U& M: X. I |
《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N- ^: c+ c) ]1 R2 Z. C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 N- ^: c+ c) ]1 R2 Z. C |
C.趋向“三教合一”* N- ^: c+ c) ]1 R2 Z. C |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N- ^: c+ c) ]1 R2 Z. C |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 L5 b9 T a2 b3 Z1 G0 F$ Q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7 L5 b9 T a2 b3 Z1 G0 F$ Q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7 L5 b9 T a2 b3 Z1 G0 F$ Q |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7 L5 b9 T a2 b3 Z1 G0 F$ Q |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T5 j* g1 V. ?* _) Y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T5 j* g1 V. ?* _) Y |
C.存天理,灭人欲+ T5 j* g1 V. ?* _) Y |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T5 j* g1 V. ?* _) Y |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1 X9 L4 A/ O6 E, X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 P1 X9 L4 A/ O6 E, X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P1 X9 L4 A/ O6 E, X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P1 X9 L4 A/ O6 E, X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 B.否定了君主制度 |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是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K4 b$ j9 f \# M- G0 L |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K4 b$ j9 f \# M- G0 L |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K4 b$ j9 f \# M- G0 L |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K4 b$ j9 f \# M- G0 L |
图片中关羽在“刮骨疗毒”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用“四诊法”号脉/ ] B1 _ ?1 F% g4 ]6 f | B.使用了外科手术/ ] B1 _ ?1 F% g4 ]6 f |
C.查阅了《黄帝内经》/ ] B1 _ ?1 F% g4 ]6 f | D.参考了《本草纲目》/ ] B1 _ ?1 F% g4 ]6 f |
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大地,即今日所说的地球)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A.张衡' e# P. E! _4 W+ d" H9 i# ` | B.祖冲之' e# P. E! _4 W+ d" H9 i# ` | C.僧一行' e# P. E! _4 W+ d" H9 i# ` | D.郭守敬' e# P. E! _4 W+ d" H9 i# ` |
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段话说明了
A.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
B.大唐盛世政治经济的繁荣 |
C.盛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
D.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孔子的思想主张,结局如何并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材料二 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请回答:
伏尔泰和卢梭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请选取一段材料谈谈你对伏尔泰或者卢梭的评价和看法。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科技、工业和政治领域内发生的这三大革命使欧洲获得了影响和支配世界的势不可挡的力。……西方确立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优势,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是如何确立其优势地位的?(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