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高二 | 试卷年份:2013年 | 省份:北京 |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 上传日期:累计组卷次数 | 下载word版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硫污染- W/ a4 Z0 X; Y) b) ^$ B/ @ | B.火山爆发- W/ a4 Z0 X; Y) b) ^$ B/ @ | C.二氧化碳污染- W/ a4 Z0 X; Y) b) ^$ B/ @ | D.农药污染- W/ a4 Z0 X; Y) b) ^$ B/ @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F' X" a" c+ T- g5 e | B.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F' X" a" c+ T- g5 e |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F' X" a" c+ T- g5 e | D.不同生物群落之间 F' X" a" c+ T- g5 e |
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4个营养级的能量依次为:2.1×107、3.3×108、2.9×106、2.89×109千焦。该生态系统属于生产者的是:
A.甲3 S1 b) c" a$ ]9 H) c | B.乙3 S1 b) c" a$ ]9 H) c | C.丁3 S1 b) c" a$ ]9 H) c | D.丙3 S1 b) c" a$ ]9 H) c |
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营养级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a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b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c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d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能量(×105J·m-2)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141.10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15.91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871.27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0.88 $ S4 R5 Z" G! W7 C% L8 D% N6 ]. Q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a; A% M: g2 j. h7 g4 ]7 V | B.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a; A% M: g2 j. h7 g4 ]7 V |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a; A% M: g2 j. h7 g4 ]7 V | D.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a; A% M: g2 j. h7 g4 ]7 V |
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3 ^) X0 d# M: E1 A" U* _3 I6 N | B.初级消费者3 ^) X0 d# M: E1 A" U* _3 I6 N | C.次级消费者3 ^) X0 d# M: E1 A" U* _3 I6 N | D.三级消费者3 ^) X0 d# M: E1 A" U* _3 I6 N |
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 J7 O; O4 W+ `1 ]$ C3 S | B.土壤肥沃# b- J7 O; O4 W+ `1 ]$ C3 S |
C.没有人类的活动# b- J7 O; O4 W+ `1 ]$ C3 S | 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 b- J7 O; O4 W+ `1 ]$ C3 S |
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X) T2 B4 Z. a8 F* ?6 ]3 B | B.种群- X) T2 B4 Z. a8 F* ?6 ]3 B | C.生态系统- X) T2 B4 Z. a8 F* ?6 ]3 B | D.生态因子- X) T2 B4 Z. a8 F* ?6 ]3 B |
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 [, B7 X; `" ]3 J | B.人口密度; [, B7 X; `" ]3 J | C.性别比例; [, B7 X; `" ]3 J | D.年龄组成; [, B7 X; `" ]3 J |
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A.CO2 ) L O/ G8 B- H P3 f( W$ B+ c0 i | B.硝酸盐) L O/ G8 B- H P3 f( W$ B+ c0 i | C.O2) L O/ G8 B- H P3 f( W$ B+ c0 i | D.磷酸盐) L O/ G8 B- H P3 f( W$ B+ c0 i |
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其中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O24 e: Z3 A* S2 K( Z | B.H2O4 e: Z3 A* S2 K( Z | C.足够的有机物4 e: Z3 A* S2 K( Z | D.太阳能4 e: Z3 A* S2 K( Z |
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J5 ]& Z5 i) P2 _2 _ T1 N! N |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J5 ]& Z5 i) P2 _2 _ T1 N! N |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J5 ]& Z5 i) P2 _2 _ T1 N! N |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J5 ]& Z5 i) P2 _2 _ T1 N! N |
目前大气中CO2 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7 e& N. C% C2 i4 L9 M% @0 i% ? | B.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7 e& N. C% C2 i4 L9 M% @0 i% ? |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7 e& N. C% C2 i4 L9 M% @0 i% ? | D.臭氧层被破坏7 e& N. C% C2 i4 L9 M% @0 i% ? |
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①乙肝病 ②镰刀形贫血症 ③糖尿病 ④呆小症 ⑤夜盲症 ⑥巨人症
A.①②④. D: [ N1 W, g! I. h( H | B.②③⑤. D: [ N1 W, g! I. h( H | C.①②⑤. D: [ N1 W, g! I. h( H | D.①②⑥. D: [ N1 W, g! I. h( H |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4 \. A1 G4 R) ^ |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 \. A1 G4 R) ^ |
C.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4 \. A1 G4 R) ^ | D.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4 \. A1 G4 R) ^ |
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a3 U; W0 a+ T/ a |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a3 U; W0 a+ T/ a |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a3 U; W0 a+ T/ a | D.丧失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a3 U; W0 a+ T/ a |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某些寒带地区的森林却要对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5 P# c8 C4 H' h& X8 X |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5 P# c8 C4 H' h& X8 X |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过程5 P# c8 C4 H' h& X8 X |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5 P# c8 C4 H' h& X8 X |
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7 T$ J& B8 T | B.温带阔叶林) B7 T$ J& B8 T | C.北极苔原) B7 T$ J& B8 T | D.温带草原) B7 T$ J& B8 T |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c* Z. T+ ^8 B7 R( W" g |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 Z. T+ ^8 B7 R( W" g |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c* Z. T+ ^8 B7 R( W" g |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c* Z. T+ ^8 B7 R( W" g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L4 g% D$ e3 C0 S$ D f5 G |
B.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 L4 g% D$ e3 C0 S$ D f5 G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 L4 g% D$ e3 C0 S$ D f5 G |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L4 g% D$ e3 C0 S$ D f5 G |
农田管理中经常除草可以:
A.加剧生物与环境间的斗争& N& N3 E- R$ @- D: M- S- M% N+ \ | B.促进种内互助& N& N3 E- R$ @- D: M- S- M% N+ \ |
C.加剧种间竞争& N& N3 E- R$ @- D: M- S- M% N+ \ | D.减轻种间竞争& N& N3 E- R$ @- D: M- S- M% N+ \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P; W6 T2 ]' G |
B.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P; W6 T2 ]' G |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P; W6 T2 ]' G |
D.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P; W6 T2 ]' G |
能够使被阉割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 U/ F6 H1 i' U* I% R7 V | B.生长激素, U/ F6 H1 i' U* I% R7 V | C.睾丸酮, U/ F6 H1 i' U* I% R7 V | D.甲状腺激素, U/ F6 H1 i' U* I% R7 V |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0 \. N) b) Y# X3 O; N | B.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0 \. N) b) Y# X3 O; N |
C.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0 \. N) b) Y# X3 O; N | 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0 \. N) b) Y# X3 O; N |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_# @4 W/ U4 ^! O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_# @4 W/ U4 ^! O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_# @4 W/ U4 ^! O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_# @4 W/ U4 ^! O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刺激: g1 U+ P8 F: F! R% i | B.反射弧: g1 U+ P8 F: F! R% i | C.反射: g1 U+ P8 F: F! R% i | D.条件反射: g1 U+ P8 F: F! R% i |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 _/ a' j/ a+ T* Q! b: d9 N | B.血液) _/ a' j/ a+ T* Q! b: d9 N | C.体内的全部液体 ) _/ a' j/ a+ T* Q! b: d9 N | D.生理盐水) _/ a' j/ a+ T* Q! b: d9 N |
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A.生长素2 S) @* H: Q' N+ D' H | B.乙烯2 S) @* H: Q' N+ D' H | C.脱落酸2 S) @* H: Q' N+ D' H | D.细胞分裂素2 S) @* H: Q' N+ D' H |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8 S4 H4 X" C) b* M |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8 S4 H4 X" C) b* M |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8 S4 H4 X" C) b* M |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8 S4 H4 X" C) b* M |
下列一年生枝条中,扦插时容易成活的是:
A.去叶带芽的枝条# f' F* L: _$ K" X! e$ e3 G2 M# j | B.带叶去芽的枝条# f' F* L: _$ K" X! e$ e3 G2 M# j |
C.去叶去芽的枝条# f' F* L: _$ K" X! e$ e3 G2 M# j | D.带叶带芽的枝条# f' F* L: _$ K" X! e$ e3 G2 M# j |
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j9 X* E7 _# e5 I. i. ? | B.葡萄糖液, j9 X* E7 _# e5 I. i. ? | C.生理盐水, j9 X* E7 _# e5 I. i. ? | D.生长激素, j9 X* E7 _# e5 I. i. ? |
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A.卵巢和唾液腺, V# C. a' b. i8 B0 Q2 ^ | B.肝脏和唾液腺, V# C. a' b. i8 B0 Q2 ^ |
C.汗腺和甲状腺 , V# C. a' b. i8 B0 Q2 ^ | D.胰岛和甲状腺, V# C. a' b. i8 B0 Q2 ^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f8 d) L- g' [6 C" A2 V, M7 f; R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f8 d) L- g' [6 C" A2 V, M7 f; R |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f8 d) L- g' [6 C" A2 V, M7 f; R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f8 d) L- g' [6 C" A2 V, M7 f; R |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0 [9 O# j7 f: h/ [: c O |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0 [9 O# j7 f: h/ [: c O |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0 [9 O# j7 f: h/ [: c O |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0 [9 O# j7 f: h/ [: c O |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和效应B细胞(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S2 @ K8 i% j! ^ |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S2 @ K8 i% j! ^ |
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S2 @ K8 i% j! ^ |
D.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S2 @ K8 i% j! ^ |
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皮肤、黏膜可以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f$ N* Z# E3 j/ G# H0 B |
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f$ N* Z# E3 j/ G# H0 B |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增殖- f$ N* Z# E3 j/ G# H0 B |
D.效应T细胞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消灭- f$ N* Z# E3 j/ G# H0 B |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需要被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 |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
C.人体抵御流感病毒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
D.效应T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
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D+ h6 M2 N4 U/ L; B" I8 B) K |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h6 M2 N4 U/ L; B" I8 B) K |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h6 M2 N4 U/ L; B" I8 B) K |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D+ h6 M2 N4 U/ L; B" I8 B) K |
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取同种鱼的垂体研碎后注入鱼体内,就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性激素9 Q% _# `* `( f1 `6 j. P4 W | B.促性腺激素9 Q% _# `* `( f1 `6 j. P4 W | C.生长激素9 Q% _# `* `( f1 `6 j. P4 W | D.促甲状腺激素9 Q% _# `* `( f1 `6 j. P4 W |
能分泌促性腺激素的部位是
A.垂体. N/ i; V) h: U) Y$ V% b g | B.睾丸. N/ i; V) h: U) Y$ V% b g | C.卵巢. N/ i; V) h: U) Y$ V% b g | D.下丘脑. N/ i; V) h: U) Y$ V% b g |
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途径是通过 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 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 。
(3)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在夏季a、b、 c、 e之间的关系
为 (仅用一个关系式表示)。
下图为南极海域的一个食物网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小鱼位于食物链中的第 营养级,属于 级消费者。
(2)该食物网中占有最多食物链的动物是 ,它在食物链中最高可位于第 营养级。
下图中的曲线①、②表示不同类型的群落演替过程。请回答问题:
(1)曲线①表示 演替,BC段的生物多样性 ,B和D对应的群落在物种组成上通常是 (相同、不同)的。
(2)曲线②表示 演替,在此过程中生物群落总能量的变化趋势是 。
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问题:
(1)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数量在达到峰值前呈现典型的 型增长。
(2)两个岛的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骤减,最可能的原因是种群数量过大,导致 。
(3)B岛的驯鹿种群的K值 (大于、等于、小于)6000只;与A岛相比,B岛驯鹿种群的K值较 ,原因是B岛 。
某人被狗咬伤就医时,需要同时注射狂犬病毒疫苗与狂犬病毒抗毒血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的狂犬病毒抗毒血清中的免疫物质是 ,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
(2)狂犬病毒疫苗是灭活的狂犬病毒,通常不具有致病性,但仍具有抗原性。注射狂犬病毒疫苗后,机体进行体液免疫,产生 ,它和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同时产生 ,能够预防以后感染狂犬病毒。
(3)同时注射狂犬病毒疫苗与狂犬病毒抗毒血清后,立即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是 。
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范围是80~120mg/dL,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A、B两人在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 。
(2)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 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3)研究表明,下丘脑可以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说明血糖平衡是由 和 共同调节的。
(4)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 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下图为某药物干扰神经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为__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__。
(2)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需要通过突触前膜上的___________重新运回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
(3)该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使其对突触后膜的作用__________。
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 部位(填字母),①中含有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 。
(2)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形式传导的。在A、B、C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用字母和“→”表示)。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 的控制。
1928年,温特研究胚芽鞘向光性时设计实验如下图。图中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未放胚芽鞘尖端;①~⑥表示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请回答问题:
(1)①②⑤的现象表明,A琼脂块中含有由 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其作用是 。
(2)③④⑥的现象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由此推测,胚芽鞘的向光性是因单侧光引起该物质分布 所致。
(3)设置⑤⑥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 O5 I+ `; N7 f/ H. j$ U0 N) ` | 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105J/m2/年) % O5 I+ `; N7 f/ H. j$ U0 N) ` | 呼吸消耗的能量 (105J/m2/年) % O5 I+ `; N7 f/ H. j$ U0 N) ` |
A % O5 I+ `; N7 f/ H. j$ U0 N) ` | 871.27 % O5 I+ `; N7 f/ H. j$ U0 N) ` | 501.58 % O5 I+ `; N7 f/ H. j$ U0 N) ` |
B % O5 I+ `; N7 f/ H. j$ U0 N) ` | 0.88 % O5 I+ `; N7 f/ H. j$ U0 N) ` | 0.54 % O5 I+ `; N7 f/ H. j$ U0 N) ` |
C % O5 I+ `; N7 f/ H. j$ U0 N) ` | 15.91 % O5 I+ `; N7 f/ H. j$ U0 N) ` | 13.23 % O5 I+ `; N7 f/ H. j$ U0 N) ` |
D % O5 I+ `; N7 f/ H. j$ U0 N) ` | 141.10 % O5 I+ `; N7 f/ H. j$ U0 N) ` | 79.13 % O5 I+ `; N7 f/ H. j$ U0 N) ` |
E % O5 I+ `; N7 f/ H. j$ U0 N) ` | 211.85 % O5 I+ `; N7 f/ H. j$ U0 N) ` | 192.59 % O5 I+ `; N7 f/ H. j$ U0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