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07 | 适用年级: | 在线组卷:【进入】 | 省份:吉林 |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下列题。
【小题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石油开采 | B.核电站建设 |
C.海岛旅游开发 | D.港口建设 |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图①—④铁路是我国著名的东西向大动脉,回答以下①—②沿线及其附近地区( )
A.其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 |
B.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的过渡性特征,如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等 |
C.该地区的钢铁、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工业全国有名 |
D.掌握水盐运动规律是改造该地区中低产田的基本方法之一 |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每隔15分钟轮船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该地理兴趣小组除应用了GPS外,还用到了( )
A.RS | B.GPRS |
C.GIS | D.数字地球 |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
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
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段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
读下图,图甲为2000年该都市圈的人口密度.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C.各行政区的边界 |
D.各行政区的面积 |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 积(万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众多,随着气候的变化,该区冰湖面积、数量都呈现相应变化。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高度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冰湖。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
A.总体呈萎缩态势 |
B.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 |
C.海拔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 |
D.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图中左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城市建成区范围, 从城市建成区分布及其高度分布百分比可以推断该岛的地势总体特征大体是( )
A.南高北低 |
B.中间高、四周低 |
C.西北高、东南低 |
D.东北高、西南低 |
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题。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 B.b—土壤 | C.c—生物 | D.d—供给养分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1年6月4日,智利南部普耶韦火山开始喷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Aqua卫星在火山喷发后不久拍摄到下图所示的卫星影像。灰褐色的火山灰笼罩了大地,强风将火山灰吹向阿根廷以及大西洋,甚至飘到了数百千米之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读下面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其上游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先后建成大化、盐滩、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白龙滩等6个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装机容量最大、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正式开工建设,其规划装机总容量54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________地区,对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4)以红水河水电基地与山西能源基地为例,说明水电基地与煤炭能源基地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影响。
读“30°N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 ,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 ,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 。
(2)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 ,原因是 。
(3)当北京敲响2005 年元旦钟声时,甲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要求写出年、月、日、时,下同),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
(4)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试列表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和主要不同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古以来,甲地区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从秦汉时代,该地引水灌溉,盛产米粮,被誉为“新秦中”。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改造历代的灌溉渠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至今,该地仍留有“唐徕渠”“汉延渠”等名称。
(1)乙地区主要农作物类型为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农业水源条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两地区农业灌溉应采取的措施。
(4)分析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红碱淖(如图所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素有“大漠明珠”之美称,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水面面积达67平方公里。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小,湖水的PH值由原来的7.4-7.8上升到目前的9.0-9.4,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简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红碱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读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和2006年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构成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主要影响因素。
(2)结合材料,说明乱挖滥采矿产资源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3)针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有人提出陕北地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________和________(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
(2)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统万城从繁荣到消亡主要是________(生态问题)危害的影响,简述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其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示区域也是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吉首市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在此交会。年降水量1 440.5毫米,日照1 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连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该地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吉首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0分)
图A、图B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C、图D分别为图A、图B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8分)南非是非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5000万,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南非等高线地形图(图甲)
材料二:“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商品值(图乙)”及“南非对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图丙)”(统计时间:2012年1-9月份)
(1)南非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窄,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4分)
(2)奥兰治河上游流量季节变化______(大、小),下游流经________气候区,支流少、流量小。(4分)
(3)南非东岸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流,德班计划耗资约2000万美元,利用沿岸洋流发电,该项目的意义有_________。(6分)
(4)据材料二可知,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是_________,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普遍存在贸易逆差(即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主要原因是________。(8分)
(5)据统计,2011年有近200家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说出南非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6分)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区名称写在下面相应空格里。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B区位于___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山和___________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________盆地等地貌单元。
(3)下列城市,既位于B区,又是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的是( )
A.乌鲁木齐 | B.兰州 |
C.呼和浩特 | D.包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