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试题检索

[化学] 试题检索

  •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空气的三大有害气体的是                   (    )
    A.二氧化硫" Z9 A' e) W0 b+ j, U# Z3 Q7 JB.二氧化碳5 M6 N& Z6 j: P6 Q; K/ gC.二氧化氮
    # V$ `$ J @/ g; R0 D: T+ U1 O
    D.一氧化碳/ R8 ]6 F7 i: ]$ e# Q- H

    查看解析

  • 2010年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铜及铜合金属于
    A.天然材料
    8 \1 Y2 H" ]1 P2 D* V6 ^! M
    B.金属材料
    ; J7 j- V! W, g
    C.复合材料* h' `, `# j+ W D.合成材料) ?& I0 `' G" @: j

    查看解析

  • 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A.米饭& E; @7 \* C" bB.鸡蛋
    ' D5 f5 S* E+ h, I; Y
    C.黄瓜; h. j) S1 S: C. X' V/ A3 W! ND.菜油, O7 L2 e2 D' J6 `" O+ d

    查看解析

  • 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问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8 i1 K- P. J9 C* [4 D; g+ W! `
    B.Y一定是稀盐酸
    . \2 _: X. @2 a$ M# \! j
    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L K3 V+ R `/ E$ g+ S3 c3 `
    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8 ?6 Q) j/ j/ K3 J

    查看解析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W/ j6 \6 i H$ I( T; [$ ?
    B.花香四溢———分子做扩散运动; E+ i# [; M8 F: c$ V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R3 i4 J* I6 D( A
    D.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 T$ `5 Q d

    查看解析

  •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 f4 c9 V" H( e
    实验方法
    ' W0 F& \/ b* F2 F
    现象和结论
    9 ?, c i7 h% _
    1
    & h1 h7 P% Z% a( S. \2 c0 a
     
    % Q/ F( F: U, _9 X5 H8 Z
     
    ) @6 W6 c) B0 e
    2
    5 K/ K; `" ?" Q8 ?7 f4 F- E( `
     
    ' S Q3 ]3 S. Z/ R! X* _+ N
     
    + G9 P0 b+ i/ J/ \. O \9 [
    3
    6 P+ D: g. D) i* b
     
    " ?3 R: I G0 K2 P! e4 H+ F" e
     
    0 U/ f$ A! \: K+ M6 \! g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查看解析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解析

  • 如图是硫、红磷、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描述三个实验的现象: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个实验在现象和原理上有多个相同点,请你说出3个相同点: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其中一个与其他两个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其中一个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解析

  • 下图是硫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集气瓶底部的水各有什么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个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否都换成细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解析

  • 小军同学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实验中,他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与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的现象,请分析小军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