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试题检索

[化学] 试题检索

  • (10分)下图一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一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下图二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为避免生下患这两种病的孩子,Ⅱ8必需进行的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__。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查看解析

  • (11分)激素甲能使机体的血糖浓度下降,当给动物注射大剂量激素甲时,动物因血糖下降而休克,激素乙和肾上腺素能使机体血糖浓度升高,促进休克后动物清醒。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激素乙能使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
    实验材料及用品:小白鼠、注射器、鼠笼、激素甲溶液、激素乙溶液、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按照下表分别进行处理、观察和填写预期结果。
    实验组
    1 I( Z; e1 f9 j/ i
    实验处理方法
    ) g' N# G& T/ U! d# F
    预期结果
    * D# Q; j4 U; C! M) `- d
    (下一步)实验
    处理方法
    / _" Q) S, N% X4 ^) F
    预期结果
    7 e) @& f1 [2 f6 ]- H2 C9 _
    A组(对照组)(2只)
    8 e* C% J" O* c6 a2 _. U5 P
    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
    ( \; ^$ ?& c4 i, L
    清醒
    ( @0 E- O* J% P( g: ]5 i* P% c5 Q
    不作处理
    0 \9 U1 R) E/ D9 [
    清醒
    3 B% Q5 R% \- j, Y" X4 _8 Z" W# J \
    B组(2只)
    5 L% h/ A1 e1 f" L- P3 [, S
     
    ' W- E2 D& L5 V9 ? E
    休克
    2 i; f+ j) G, R- e7 _. U) i B
     
    / j# X5 d, @! ?; U1 e- T
     
    . c5 I) G- F3 Z# _4 Z- E( W
    C组(2只)
    6 i6 h, K2 A$ F/ ^! Y
     
    3 Z8 K. \' H0 F/ @- Q$ @$ C4 D2 P1 P
     
    ! j( V# Q+ U3 A# T! P
    D组(2只)
    2 \( H ?7 f# Z" L8 V# _' ^
     
    9 B" G) K/ ^4 M, f. P
     
    - d! _7 C; c9 X, G4 @0 M! S I

    查看解析

  • (9分)氮、磷等有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的____________(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________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状态
    ; b, ?* j# Q* V$ D
    藻类种群组成
    - R6 S! K+ Q$ j' b+ d8 D' V; V
    铜绿微囊藻
    / H S. `; P( ^
    鱼腥藻
    & E) ^1 V; J; C a: \) B: D
    斜生栅藻
    ! `- N7 P7 c' L& `# i# R
    汉氏菱形藻
    . W8 a* \/ Q4 T" g, P7 d
    薄甲藻
    M% L1 ]. d5 Q6 Q4 S; i
    小定鞭金藻
    - `2 N) P$ K% I+ e7 B$ e
    重度富营养
    中度富营养
    轻度富营养
    贫营养
    ) h$ ]; O4 ]: E- h
    50%
    5%
    0
    0
    8 H; ]6 g/ a) F' `8 F0 I. C Q
    25%
    40%
    25%
    0.5%
    7 R& J7 Y6 C U! R( J; I
    14%
    42%
    605
    10%
    # D2 \8 ?) [, S5 d0 F
    10%
    12%
    14%
    11.5%
    " [4 Z9 H* j9 Q( C2 ]3 N$ a
    0.5%
    0.5%
    0.5%
    10%
    " Z$ B4 j! D& f( j3 d P
    0.5%
    0.5%
    0.5%
    68%
    0 K, K' d* D* d4 C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
    (4)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_____。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___类物质。

    查看解析

  • (12分)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①____,物质③____,结构a____。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阶段。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____________。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____。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____mgCO2/dm2·h。

    查看解析

  •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      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某种   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除了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外,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溶液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    性的神经递质。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查看解析

  • 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有明显的种间关系是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    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 T0 g$ R8 L& g( S, F$ e ?
    同化总量(106J)
    & b) J6 K' [# I* g2 A
    储存能量(106J)
    ! \4 W) H3 H) Z5 Z3 J' D- X
    呼吸消耗(106J)
    * ?7 T; R4 G7 X) B, G
    A
    - Q# ^" ?( b" L6 g
    900
    ) N! J- b2 L% Q" h& W# f
    200
    $ i: L* W" A/ Q! T/ K
    700
    1 M1 J9 K2 O( ^% S
    B
    0 K& K6 J9 K1 ` e
    100
    , \! ]3 \% `" E( G
    15
    : \5 T# @+ I/ A3 T
    85
    " Q4 d9 J5 g+ T- X1 g J
    C
    8 d9 h9 G J. P) S) c+ S; H& P7 a
    15
    ( D" \7 U& S. L; T" F* Y
    2
    / a% F, E) U' _1 W: Z8 I
    13
    ( d/ P& f) X* Y
    D
    0 \% J1 W4 T1 e1 i4 c
    18
    ( M6 F, f! F8 N ?
    60
    ! C! `7 b7 D, d @. @+ I# ^" I
    12
    . ^4 j+ i4 _( E0 ]; R6 K% T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查看解析

  • 下图示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相关的细胞代谢问题,请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①~④物质中,相当于细胞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和反应物的依次是   (填写标号),图甲中的A阶段的场所为      。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②的物质产生于细胞的        中。
    (2)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图乙的装置(a)和(b)中,用相同培养液,在光下分别培养小球藻,观察最初的变化。
    ①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加快、减慢),其原因是A瓶中的                            
    ②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加快、减慢),其原因是D瓶中的                        

    查看解析

  • 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
    (1)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人体只有通过    方式散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2)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大量出汗后,     细胞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分泌    
    (3)下面是人工免疫治疗H1N1流感的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
    实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可治疗H1N1流感。
    实验目的:验证康复者血清能治疗H1N1流感。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H1N1病毒液、未患过H1N1流感的小白鼠血清(A)、患H1N1流感后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等。
    实验步骤:
    ① 取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相同的若干健康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预期结果: 

    查看解析

  • 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 ,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D基因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

    (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因是:         
    (2)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    
    (3)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雌雄蛾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蛾与结黄茧蛾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ZDZD×BbZDW,还可能是             
    (4)若d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ZdW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型,Zd的雌雄配子均有活性),则该种蛾中结黄茧的基因型有   种,若此蛾类的某一种群中开始时雌雄比例为1∶1, B和b的频率比为1∶1, D和d的频率比为3∶1,则该群体自由交配一代后,所有存活子代中结黄茧的个体占   

    查看解析

  • 有机物:
    (1)该物质苯环上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2)1 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1 mol该物质和H2加成最多需H2________mol。
    (4)下列说法不对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加聚、氧化等反应0 R/ c) \5 d) S. d, i* M7 @4 U
    B.和甲苯属于同系物( F. Z& P9 J$ L) P: P- W4 d3 H) I( d
    C.使溴水退色的原理与乙烯相同& A; H) j C, V6 [% Q8 ?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Z/ \4 d! _: ^8 C

    查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