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北京版 试题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
C.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
D.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
B.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
C.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
A.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
B.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
C.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因素。 |
A.定乎内外之分定:安定。8 _1 ]2 \, J7 I/ d/ f. G |
B.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轻妙飘然! X: ^/ T( j" Z0 G. @8 V7 R. f g |
C.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相:做相国。! @2 \' _ ?3 a6 Q7 X/ j |
D.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止:栖息。0 Z& e d" S0 D) ]3 V+ O9 e* M |
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i& S. a2 ?) J6 g# Q B |
B.庄子往见之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K5 j. U2 c( ?( h) [ |
C.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 H; W7 g. f! M; Y3 C4 [6 L$ Y |
D.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臣具以表闻2 g I5 f( U4 J7 L5 g. b |
A.比起前四种人,列子和宋荣子能区别“小大之辩”,都可算是达到了“逍遥游”的境界。0 F( J" @: A- X' d3 X* ? |
B.“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要求。) ]( ?' Z$ g" R6 A" T6 W- [ |
C.《秋水》中,庄子拒聘、讥讽惠子,说明庄子是一个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思想。+ `9 R7 C# N7 C9 Q |
D.《庄子》使用了多个寓言故事,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4 L1 X1 I% S. @! a. R |
A.“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长久的压抑,使他在毕业考试中的最后一次拉琴前,始终无法将演奏与情感很好地融合。- J2 d/ Q, K! T3 h2 F. T0 ] |
B.在痛苦磨炼中“他”既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一次的演奏,“他”正是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才取得巨大成功。 - S2 b) g& N9 R+ K( `1 Q |
C.小说的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主题。第二人称“你”,就是指小说中的“他”,“必须”以肯定的语气对“选择”加以强调,又引发人们对“选择”的深刻思索。+ S5 g# A$ S9 `, ^3 O |
D.这篇小说行文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引入回忆,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故事在高潮处骤然转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W4 F1 G& U9 H" `" S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P2 U8 `; c/ Y% I7 j6 B& _ |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L5 ]" O4 O: D' T) D. E- W/ P( W/ e# e |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H$ j& R' ?; P/ W, O8 ?. K |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j/ K5 E# B0 g5 B1 R |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谢竦酶泄俚目焓省?) a8 \: X9 j4 O! Z2 M) [ Z0 ?/ X |
B.我们欣赏这样的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h7 W/ [ d1 b! ?1 b& L |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3 b3 G& N1 ]/ Q& R) X |
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1 P5 ^$ F! e1 c) c |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V8 S; j1 M, C0 J |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8 J+ N+ U* I8 h5 V |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K0 K" h. Y7 E+ B, @ |
D.戴叔伦的“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5 i( d' H1 f8 _$ \* j# M4 K |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H) T1 P% T7 `/ N& C |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 礼:以礼相待1 I6 U/ R# c: Q6 Z8 G |
C.时竺超民执义宣执:掌管! Q$ L5 [) c, C5 [8 W, N |
D.而旋与佐吏分之旋:随即/ R( `; M: J) @3 R. ^( R8 L- b: W |
A.①②⑤3 M% [# d+ V* H: B, `+ G% e | B.①③⑥0 d5 [; J. P. [9 A7 @' T | C.②④⑥( E1 V# i1 M: P$ D9 G | D.③④⑤7 F8 ?% Q$ J# M/ d4 D. N |
A.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宣。7 D3 U& @: H+ D6 X! V9 M |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D* b/ L9 A( C% N- K7 X |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Q" H4 P' @* ?) O( [0 T# W# K: Q/ V |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5 C" Q) O* @0 I' C2 ` |
A.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
B.文章第二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
C.文章第四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我”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
D.文章第六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