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考点:气体制取和净化
考点:气体制取和净化
-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E& b& E" L- h, i |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H: ?" _. V3 H6 h |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c0 J8 f! e0 ?7 I) G |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A; N- e( [! A1 C( b% K- A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 Z4 a: h7 J2 X3 R | 实验操作 H$ Y. ], I0 ]3 G | 实验现象
6 H" P' E) ^" K | 结论 - R" Z, \" _" c6 h4 ^ |
甲 $ @" B4 H- c+ j1 W. B, D* A# g% Q/ U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试液 ; O6 L2 B2 ]% h3 H: L5 [ | 试液变红
" f" ?1 J5 _: @+ f | 有盐酸 7 U# G _4 [; F2 a0 f6 ?& P$ P |
乙 8 d1 g# H5 G' ^6 H4 [ |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C, I, G3 I8 d! ?# b | ___________ 7 Y& \, Y2 Q; C. S& c |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11分)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 5%双氧水、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大理石
【熟悉仪器】 请填写仪器的名称:a ,i 。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 T5 Q6 [1 Q: A9 B% ? | 反应物的状态
6 C L" e f3 J7 e | 反应条件
0 H2 [- i; j: G& T) Y | 收集方法和依据 3 a" Z- _% ?3 G |
氧气 " \" ^$ T) j. O" Z5 g0 P$ e; D% S e% I c | 固体 / [3 W% \- _& ]- M1 T | 加热 / e; [5 D1 N9 [2 Z' c! G- ^ | 排水集气法
8 D: ^. V j+ c- I5 E+ j+ T3 F9 V | O2不易溶于水 ' D2 V. X& B' C) R% V) L |
二氧化碳
3 M- O& L+ A+ h. i, N& ?( ^) _ | 固体和液体 4 U! a1 a. H1 h# E3 A$ ? | 常温
/ J& ?! h7 L0 h% O& @ | ______________ 6 H2 `2 C4 K! @/ B! c4 i | ______ ___________ 2 T2 R3 ^; R$ f5 I& i# G |
【实践研究】
⑴ 某同学选用a、b、d、g、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该同学制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⑵ 下列是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C.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⑶ 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A B C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反应过程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的是
;能够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和量的装置是 。
【反思小结】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的 、气体的 和该气体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11分)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1)写出对应序号的仪器名称:
④ ⑥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 装置来收集氧气。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了,发生该问题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_ _。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选择 装置。
(4)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如图装置,写出A、B 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A处:现象:________ _______,
B处:现象:________ _______,
该实验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要求至少答出2点,否则不给分)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此得出它应具备下列性质的选项是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或能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密度比空气小A.①③6 W _1 T- D9 P6 V' U | B.②③3 a6 O5 h9 ]& T/ N( d V | C.①④9 M' a* f/ Z' P: C0 V' [6 Z, P9 U3 H | D.②④0 [/ j, K/ G% S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加入大理石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收集 ④验满 ⑤加入盐酸
实验步骤正确的是A.②④③①⑤/ f) J+ h8 f- ?6 g/ R8 P9 `# S | B.①⑤②③④/ j3 \) J) i5 E% S) L& F, [6 Q7 I | C.②①⑤④③4 O7 I! E2 f& c: A: P G | D.②①⑤③④% @. i/ g. f: ?: D/ G F ^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8分)请结合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应该利用酒精灯的 加热。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和稀盐酸,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与现象为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气体。在实验中,收集NO气体时应选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h3 b, d# j/ B. _4 b% `( V | B.向上排空气法9 e& [5 c( M5 j5 c |
C.向下排空气法" Y( g5 b% A% N |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 S! H* `3 R2 ]; A L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CH4(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A.CH4的密度 | B.CH4在水中的溶解性 |
C.空气的密度 | D.CH4的质量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
-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V5 d- b) K; _$ K" b: U |
B.排水法 ]# T! S; F7 P3 U- A& H |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1 F6 b, ?0 Y' S/ M; Z5 F0 E! K |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E+ Y1 c& ^" `& R7 R$ ? |
查看解析 添加到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