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高三 | 试卷年份:2013年 | 省份:浙江 | 试卷类型:练习 | 上传日期:累计组卷次数 | 下载word版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 D) H, S8 G# F, K | B.经济危机破坏性强, D) H, S8 G# F, K |
C.危机导致局势动荡 , D) H, S8 G# F, K |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D) H, S8 G# F, K |
一部政治学著作把下列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主要因为他们都是
卢梭 伏尔泰 严复 康有为
A.资产阶级革命家% L9 O+ T4 N! d2 P' V2 _ | B.反抗殖民侵略的斗士% L9 O+ T4 N! d2 P' V2 _ |
C.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L9 O+ T4 N! d2 P' V2 _ | D.维新变法的改革领袖% L9 O+ T4 N! d2 P' V2 _ |
支持持有下图反映的理论观点的是
①董仲舒 ②拉马克 ③达尔文 ④严复
A.①②③5 ]% C- ] `" ^9 R& O7 Q: ] | B.②③④5 ]% C- ] `" ^9 R& O7 Q: ] | C.②③5 ]% C- ] `" ^9 R& O7 Q: ] | D.①②③④5 ]% C- ] `" ^9 R& O7 Q: ] |
当今国际经济组织中,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W0 B0 F; P9 R9 e+ ^' T |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 W0 B0 F; P9 R9 e+ ^' T |
C.关贸总协定, D! W0 B0 F; P9 R9 e+ ^' T | D.世界贸易组织, D! W0 B0 F; P9 R9 e+ ^' T |
有人说:“对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而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1922年苏俄农民感到“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
A.颁布了《土地法令》) S3 ]3 h4 A# Z/ Z4 c5 \) M |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S3 ]3 h4 A# Z/ Z4 c5 \) M |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S3 ]3 h4 A# Z/ Z4 c5 \) M | D.成立了集体农庄) S3 ]3 h4 A# Z/ Z4 c5 \) M |
观察下边漫画:画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 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d6 a8 P& F& @ |
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d6 a8 P& F& @ |
C.二战后美苏冷战. d6 a8 P& F& @ |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d6 a8 P& F& @ |
某影片: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Y% N# b, L! G, b | B.俄国二月革命 1 Y% N# b, L! G, b |
C.俄国十月革命1 Y% N# b, L! G, b |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1 Y% N# b, L! G, b |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Y; f1 c9 `' A2 C/ V; e2 Y |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 Y; f1 c9 `' A2 C/ V; e2 Y |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Y; f1 c9 `' A2 C/ V; e2 Y |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Y; f1 c9 `' A2 C/ V; e2 Y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薄伽丘——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 j6 \. g# ` E |
B.伏尔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j6 \. g# ` E |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j6 \. g# ` E |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 j6 \. g# ` E |
以下名著是欧洲某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一文学流派诞生的社会背景之一是
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 H5 B4 j5 Q% h; j; `' i8 R, D) U8 S9 Y |
B.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猛烈冲击+ H5 B4 j5 Q% h; j; `' i8 R, D) U8 S9 Y |
C.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光学理论和实践+ H5 B4 j5 Q% h; j; `' i8 R, D) U8 S9 Y |
D.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H5 B4 j5 Q% h; j; `' i8 R, D) U8 S9 Y |
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周公……立七十一国”8 ]7 L, O0 G* `- S |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8 ]7 L, O0 G* `- S |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8 ]7 L, O0 G* `- S |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8 ]7 L, O0 G* `- S |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的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f' c, f% @; Q4 S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f' c, f% @; Q4 S |
C.《土地法令》' f' c, f% @; Q4 S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f' c, f% @; Q4 S |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着,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F8 U7 J' U5 e( M' f8 @" c/ Q | B.新航路的开辟) F8 U7 J' U5 e( M' f8 @" c/ Q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F8 U7 J' U5 e( M' f8 @" c/ Q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F8 U7 J' U5 e( M' f8 @" c/ Q |
下图是1958年的宣传画《刻舟称瓜》。它反映了( )
A.当时的农业高产丰收4 _: M; B$ C% _* c1 J# R# a- J | B.农民生产技术提高4 _: M; B$ C% _* c1 J# R# a- J |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4 _: M; B$ C% _* c1 J# R# a- J |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4 _: M; B$ C% _* c1 J# R# a- J |
下列言论体现了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是( )
A.若不准开工厂,则工作之人无以资生/ h; Z7 _4 g$ X6 N) S6 X! i |
B.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h; Z7 _4 g$ X6 N) S6 X! i |
C.缙绅家之女(婚姻)唯才是计,不问非类/ h; Z7 _4 g$ X6 N) S6 X! i |
D.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h; Z7 _4 g$ X6 N) S6 X! i |
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
A.马歇尔计划" S7 E$ ]0 U; g8 R% b' f | B.罗斯福新政" S7 E$ ]0 U; g8 R% b' f | C.杜鲁门主义" S7 E$ ]0 U; g8 R% b' f | D.尼克松宣言" S7 E$ ]0 U; g8 R% b' f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g# _7 ]0 S% H. a |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g# _7 ]0 S% H. a |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g# _7 ]0 S% H. a |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g# _7 ]0 S% H. a |
倒霉的雅典公民帕帕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一现象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任期制, f2 L5 U7 D" M& `2 a V | B.代议制, f2 L5 U7 D" M& `2 a V | C.任人唯贤, f2 L5 U7 D" M& `2 a V | D.轮番而治, f2 L5 U7 D" M& `2 a V |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f: _( L$ N0 ]- ?8 f5 ?3 J6 a |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f: _( L$ N0 ]- ?8 f5 ?3 J6 a |
C.主要地方官可世代沿袭' f: _( L$ N0 ]- ?8 f5 ?3 J6 a |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f: _( L$ N0 ]- ?8 f5 ?3 J6 a |
面对巨大的帝国版图(见下图),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此,统治者
A.对被征服地区进行血腥镇压0 a. G4 a. `, O$ G; S% G3 J | B.致力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0 a. G4 a. `, O$ G; S% G3 J |
C.建立城邦制度实行民主政治0 a. G4 a. `, O$ G; S% G3 J | D.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体系0 a. G4 a. `, O$ G; S% G3 J |
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S) H/ R1 i- K% I/ Q8 b |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 S) H/ R1 i- K% I/ Q8 b |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S) H/ R1 i- K% I/ Q8 b |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S) H/ R1 i- K% I/ Q8 b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闲着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S2 E0 D0 I4 S: ?) i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S2 E0 D0 I4 S: ?) i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S2 E0 D0 I4 S: ?) i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S2 E0 D0 I4 S: ?) i |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B.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 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D5 @6 c) T+ `; G+ G4 e! ` P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D5 @6 c) T+ `; G+ G4 e! ` P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D5 @6 c) T+ `; G+ G4 e! ` P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D5 @6 c) T+ `; G+ G4 e! ` P |
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8 d) K' D( H0 b0 b7 i; Y |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8 d) K' D( H0 b0 b7 i; Y |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8 d) K' D( H0 b0 b7 i; Y |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8 d) K' D( H0 b0 b7 i; Y |
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A.都有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8 c( d+ E# O, V( ] | B.其长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8 c( d+ E# O, V( ] |
C.地方官员之间分权和制衡8 c( d+ E# O, V( ] | D.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8 c( d+ E# O, V( ]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郡县制% R( i1 E0 H- K. ]5 ` | B.察举制% R( i1 E0 H- K. ]5 ` | C.九品中正制% R( i1 E0 H- K. ]5 ` | D.科举制% R( i1 E0 H- K. ]5 ` |
何晟铭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剧,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到秦朝当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B.回到唐朝任门下省官员,负责审议 |
C.回到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 |
D.回到汉朝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地方官员称呼也时有调整。如下图为秦朝疆域图,图中的“琅邪郡”管辖地在西周时期的地方长官可能是
A.周王" [2 L. B1 H+ R; J" \ | B.郡守" [2 L. B1 H+ R; J" \ | C.县令" [2 L. B1 H+ R; J" \ | D.诸侯" [2 L. B1 H+ R; J"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其社会转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应该是
A.印刷术和造纸术+ T/ g* J; H1 I1 T | B.火药和指南+ T/ g* J; H1 I1 T |
C.指南针和印刷术+ T/ g* J; H1 I1 T | D.造纸术和火药+ T/ g* J; H1 I1 T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5 V7 f- K2 P/ Q% _ | B.二次革命5 V7 f- K2 P/ Q% _ | C.十月革命5 V7 f- K2 P/ Q% _ | D.五四运动5 V7 f- K2 P/ Q% _ |
近代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7 _: S% @1 e$ b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7 _: S% @1 e$ b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7 _: S% @1 e$ b |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7 _: S% @1 e$ b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3 O# K, c( d6 B# P | B.珠海3 O# K, c( d6 B# P | C.海南3 O# K, c( d6 B# P | D.浦东3 O# K, c( d6 B# P |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①③; f g" Z' M! U% T' g6 O- j | B.①②③; f g" Z' M! U% T' g6 O- j | C.②③; f g" Z' M! U% T' g6 O- j | D.①③④; f g" Z' M! U% T' g6 O- j |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e) T- M$ Q1 S2 d( Q3 F2 d. T |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e) T- M$ Q1 S2 d( Q3 F2 d. T |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T- M$ Q1 S2 d( Q3 F2 d. T |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T- M$ Q1 S2 d( Q3 F2 d. T |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的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条件是
年份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1915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1916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1917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1918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1919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盈利指数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4.38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7.61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36.93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21.43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70.56 7 `/ M4 g! [; c9 T' E3 W* K7 G. \ |
新时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下列属于这种努力的外交活动有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与美、日建立外交关系
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③) K' U9 F2 N1 E7 `# Y0 L! F | B.③④) K' U9 F2 N1 E7 `# Y0 L! F | C.②③) K' U9 F2 N1 E7 `# Y0 L! F | D.②④) K' U9 F2 N1 E7 `# Y0 L! F |
2012年3月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布鉴于名古屋否认“南京大屠杀”,原定举办的“日本文化周”活动将推迟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鸦片战争后. f& h. A J2 f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f& h. A J2 f |
C.甲午战争后. f& h. A J2 f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f& h. A J2 f |
近代中国人创办了一批报刊,如康有为的《中外纪闻》、孙中山的《中国日报》、秋瑾的《中国女报》、于右任的《民立报》,其共同点是
A.采用白话文写作,通俗易懂, @: P* W3 V$ [8 V9 d b |
B.主要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 P* W3 V$ [8 V9 d b |
C.都是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 @: P* W3 V$ [8 V9 d b |
D.开启民智,传播进步思想, @: P* W3 V$ [8 V9 d b |
进步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本题共10分)
(1)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每空1分,4分)
思想理论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代表人物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历史贡献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A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孟德斯鸠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美国人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B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三民主义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孙中山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C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民主科学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D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指导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C4 ^: e* W R' V! K6 j1 Z3 E/ e |
图片是历史的印象,能记载各个时期人的企望。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 图2
(1)材料一两图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部分景象。图1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什么重大问题?(1分);图2表明,美国妇女满意政府为其提供社会保险。新政的这一举措有何影响?(2分)
图3 图4
材料二
(2)导致材料二中苏联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由此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1分)
材料三:
图5 图6
(3)上述图文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观察图5,这位老农真挚的笑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图6和全国妇联的调查,你是怎样看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