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中小学题库 21世纪教育排课软件阅卷系统
中小学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兴战殁,晟嗣其职。既而朝用请老,晟方从邓愈克徽州,召还,袭父官。累进都指挥同知,历镇江西、大同、陕西。十七年五月讨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吴把都剌赤等,俘万八千人,送酋长京师,其精锐千人补卒伍,余悉放遣。召还,复为都指挥,进右军都督佥事,仍镇凉州。
二十四年充总兵官,与都督刘真讨哈梅里,□地去肃州千余里,晟令军中多具粮糗,道疾驰,乘夜至城下。质明,金鼓声震地,阖城股栗,遂克之。收其部落辎重以归。自是番戎慴服,兵威极于西域。明年五月从蓝玉征罕东,阿真川,土酋哈昝等遁去。师还,调中军都督佥事。
二十八年六月,从总兵官周兴出开原,至忽剌江。部长西阳哈遁,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还。明年拜征南右副将军,讨广西帡幪诸寨苗,擒斩七千余人。又明年,总羽林八卫兵讨平五开、龙里苗,由是诸寨苗慑服。三十一年出镇开平,从燕王出塞,还城万全诸卫。
成祖即位,入朝,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遣还镇。永乐三年招降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五千人,获马驼牛羊万六千。封西宁侯,禄千一百石,世指挥使。
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所奏请辄报可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即晟以便宜从事。晟尝请入朝。报曰:“西北边务,一□委卿,非召命,毋辄来。”寻命营河西牧地,及图出塞方略。会病卒,五年七月也。
(《明史·宋晟传》)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精锐千人补卒伍检阅
B.阿真川占领
C.道疾驰加倍
D.即晟以便宜从事皇帝下令
【小题2】填入下列“□”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与都督刘真讨哈梅里,□地去肃州千余里
②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还
③西北边务,一□委卿,非召命,毋辄来
A.其而以
B.之乃于
C.其乃于
D.之而以
【小题3】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
B.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
C.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
D.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宋晟因为跟从邓愈攻克了徽州,所以被皇帝召回朝廷,继承了他父亲的官职。
B.洪武二十九年,宋晟总领羽林八卫的军队讨伐并平定了五开、龙里的苗人,又一次取得大捷。
C.明成祖登位后,在永乐三年招降了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的五千人,得到马匹骆驼和牛羊一万六千只。
D.宋晟曾经请求入朝,明成祖却要他管理西北边疆事务,没有朝廷召回的命令,不允许他擅自回京。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质明,金鼓声震地,阖城股栗,遂克之。(3分)
②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所奏请辄报可。(4分)
⑵文中说宋晟“威信著绝域”,请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可以直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1)①(3分)天亮时,敲击战鼓的声音震动大地,全城的人害怕得腿都发抖,于是(宋晟带兵)攻克了哈梅里。②(4分)皇帝因为宋晟是旧臣,有大将的才能,把边疆事务专门委任他(处理),所上奏请示的(事情)立即(就)回复并许可。(2)(3分)①与都督刘真讨哈梅里,收其部落辎重以归。自是番戎慴服,兵威极于西域;②从蓝玉征罕东,徇阿真川,土酋哈昝等遁去;③从总兵官周兴出开原,至忽剌江。部长西阳哈遁,追至甫答迷城;④讨广西帡幪诸寨苗,擒斩七千余人。又明年,总羽林八卫兵讨平五开、龙里苗,由是诸寨苗慑服。或者概括为:①讨伐哈梅里,取得极大胜利,他带领军队的声威速播西部边疆;②征讨罕东,夺取阿真川,土酋哈昝等人逃遁而去;③跟从总兵官周兴从开原出兵,部长西阳哈逃走,并追到甫答迷城;④讨伐广西姘蠓各寨的苗人,平定了五开、龙里的苗人,使各寨的苗人因恐惧而顺服。(四点,答对三点即可,一点一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A项,简:挑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①代哈梅里,填“其”;②表顺承,填“而”;③注意“一”的解释是“全部”,所以,这里应该是“把全部的西北边务都委任给宋晟”,故填“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御史弹劾宋晟按自己的意愿独断行事。皇帝说:“用人不独断专行就不能成功,况且大将统一节制一方边地,怎么能够全都受法令条文的约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A.宋晟继承父亲官职,不是因为攻克徽州,而是因为他父亲告老怀乡而继承的;B.是洪武三十年;C.不是明成祖招降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而是宋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质明:天明。1分;股栗:大腿发抖。1分;句意1分;(2)“材”通“才”,才能,1分;专任以边事,状语后置句1分;报:回复,答复1分;句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亲宋朝用,兄长宋国兴,父子二人一起跟随太祖渡过长江,都积累战功升迁到元帅。攻打集庆时,宋国兴战死,宋晟承袭了他的职务。不久以后宋朝用以年岁已高为由请求退休。宋晟当时正跟随邓愈攻克徽州,被皇帝召回,承袭父亲的官职。宋晟也积累功劳升为都指挥同知,先后镇守江西、大同、陕西。十七年五月征讨西番的叛乱首领,抵达亦集乃路,擒获元朝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昊把都剌赤等人,俘获一万八千人,将酋长送往京师,宋晟挑选俘虏中精锐士兵一千人补充到自己的部队,其余的全部遣送回家。宋晟被召回京师,再次担任都指挥,升为右军都督佥事,仍然镇守凉州。
洪武二十四年宋晟担任总兵官,与都督刘真一起征讨哈梅里。哈梅里离肃州有一千多里路。宋晟命令军队中多准备干粮,兼程疾驰,乘夜晚抵达城下。天亮时,敲击战鼓的声音震动大地,全城的人害怕得腿都发抖,于是宋晟带兵攻克了哈梅里。收缴了他们部落的军用物资后撤回。从此番戎因畏惧而顺服,他带领军队的声威迅速传播到西部边疆。第二年五月跟随蓝玉征讨罕东,夺取阿真川,土酋哈昝等人逃遁而去。军队撤还,宋晟调任中军都督佥事。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宋晟跟随总兵官周兴从开原出兵,抵达忽刺江。部长西阳哈逃走,追到甫答迷城,俘虏了敌人和牲畜后撤还。第二年被授予征南右副将军一职,讨伐广西姘蠓各寨的苗人,擒获并斩杀七千多人。第三年,总领羽林八卫的军队讨伐平定了五开、龙里的苗人,从这以后各寨的苗人因恐惧而顺服。三十一年出京镇守开平,跟随燕王出兵塞外,夺回万全各卫的城堡。
成祖登位,宋晟进入朝廷,升为后军左都督,被授予平羌将军一职,成祖派他返回镇所。永乐三年宋晟招降了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的五千人,得到马匹骆驼和牛羊一万六千只。宋晟被封为西宁侯,得到俸禄一千一百石,并世袭指挥使一职。
宋晟总共四次镇守凉州,前后有二十多年,威望信义显著于边远地区。皇帝因为宋晟是旧臣,有大将的才能,把边疆事务专门委任他(处理),所上奏请示的(事情)就答复并许可。御史弹劾宋晟按自己的意愿独断行事。皇帝说:“用人不独断专行就不能成功,况且大将统一节制一方边地,怎么能够全都受法令条文的约束。”立即敕令给予宋晟根据事势自行处理军务的权力。宋晟曾经请求入朝,皇帝回答说:“西北边疆事务,全部委托给你了,如果没有召回的命令,不要擅自来京。”不久命他经营河西的牧地,以及谋划出兵塞外的方法策略,恰巧他生病去世,当时是永乐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