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高雅与通俗
毕淑敏曾说过:生命之高下并不在于绵长或短暂,而在于丰美和深邃。以命之长短来衡量生命的意义,确实庸俗。若用高雅与通俗来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却是无知的。在我看来,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的,与形式无关。
以俗写雅,大有人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人物白居易,用他的笔杆子写出了盛世,道出了衰败;他的诗通俗易懂,但凡读过几首诗词的人都能看懂他的诗。你说他高雅吧,他的诗中却无宝石点缀;你说他通俗吧,他却写出了大半个世纪,写出了百姓疾苦,诗中散发出高雅的淡香。以通俗之词道出高雅之意,这就是雅。能让不少文人学者奉为圭臬,让诗人墨客引为至交,让历史学家研究唐宋沧桑的诗,就是高雅。通俗的作品,能让人尝出高雅之味,品出高雅之精髓。
然而,高雅的作品想写得人人都“通俗易懂”,却未必行得通。曹雪芹的那句“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真真说出了不少读者的心声啊。初涉《红楼梦》,只觉得人名还未记清,故事已发展到高潮。或许吾辈皆浅陋,但不要忘记,现代城市水泥林场里的,可都是些“浅陋”的人啊。白居易的诗他们或许能哼上一两句,但让他们说出“黛玉葬花”这句,可真谓难如登天。现代社会有过一般的人是普通知识水平分子,让这些人来读懂被社会学家们作为解释明清社会关系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红楼梦》不仅高雅,而且高深,高深得让人望而却步。一步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他写得有多高雅,或多通俗,能让人读懂,爱读,想读,才是高雅,能读出点味道,那就是雅。
繁华逝,铅华尽,能存留的,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的就是高雅。莫言来自乡村,他的文字自然带上了点俗气。可他的作品不但不“通俗”,还被认作“高雅”之作。因为他写出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风味,展现土地力量。摘取诺贝尔奖时,他的言谈如旧,却不自觉地带出了那么点“雅”,所以说,雅俗之作,不在言谈文字,而在于所写之物是否让人读懂,让人读出味道。
我很喜欢七堇年,她是个网络作家,然而她犀利的文字却能透人心扉,让你看到文学的“雅”;我也很喜欢七七,她那通俗文字拍出的电视剧,在南非播放,把中国的“雅”送到世界另一个角落。
我们无法分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但我们能看明白自己的心。读一部文艺作品,不一定要是出自名家,只要你能从中领略不一样的风光景象,在恍惚后大彻大悟,那么这部作品就值得你回味,因为在你认知里,它就是“高雅”的化身,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由两段以对比的形式组成的文字构成,内容紧紧围绕“高雅的艺术作品与通俗的艺术作品”展开,此为材料的限制性,重在考查考生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与通俗的艺术作品”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说理能力。
第一段列举了高雅的艺术作品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是凝重而丰厚,与第二段的“自由而随性”对比可知,此处的“凝重”应指创作态度,这往往让我们想到诸如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呕心沥血,或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著作《红楼梦》的严谨苛刻。“丰厚”应指其内涵,丰富而厚重,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作品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或者通过作品呈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众生百态,囊括其中。而后主要从三个角度呈现了高雅的艺术作品的作用,一是心灵,二是眼界,三是文化品位,省略号的存在延伸了作用的范围,思想懒惰的考生或许会从中直接截取,把材料中提及的高雅的艺术作品的作用作为文中的观点,这未尝不可,但难以出彩。与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一样,在列举了种种积极意义之后,以一个“但”字引导考生展开对高雅的艺术作品的辩证思考,“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表述严谨,此种对高雅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代表了一部分的不同看法,就如阳春白雪,在一般人看来,高雅往往就与高深相关,此种现象的产生既和高雅艺术的内容有关,也和众人的心态有关,换言之,高雅的艺术作品也应接地气,而作为大众,也应有吟咏高雅的志趣。
第二段列举了通俗的艺术作品的特点及作用,在形式上与第一段关于高雅的艺术作品的表述形成明显的对比。其用意无疑是通过对比拓宽考生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与通俗的艺术作品”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也是命题思辨色彩的重要体现。“自由而随性”侧重特点,自由地表达,随性地创造,无需过度关注技巧、篇幅的问题,也无需刻意追求深刻,而当下开放的网络平台无疑为通俗的艺术作品的表达提供了绝佳的平台,网络文学、微电影等草根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艺术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因为来自草根,因为通俗易懂,更为大众所接受。而后列举的两个主要作用纾解压力和放松身心也较为容易理解,同样的,一个“但”字,语意发生转折,突出了通俗的艺术作品的不足,缺乏深度、易于淘汰、难成永恒。考生是否认同此种事实与看法,则是不确定的,换言之,考生可支持肯定,也可反对否定,是否所有的通俗艺术作品都缺乏深度、易于淘汰、难成永恒呢?未必。例如被置于高雅艺术殿堂的《诗经》,内容主要由风、雅、颂组成,而其中的风即为国风,实质就是当时的民歌民谣,依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民歌民谣不都是通俗的艺术作品吗?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在也都被尊称为高雅的艺术作品,但事实上宋词也是来自民间,而且其特点就是俚俗粗鄙,作者和演唱者大多是下层乐工和歌妓,换言之其实也是通俗的艺术作品,但现在也被尊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属于高雅艺术之列,除此之外,元曲和明清小说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轨迹。所以通俗和缺乏深度、易于淘汰、难成永恒并非是必然关系,通俗与高雅也并非是完全割裂、相对而立的。考生如能意识到这一点,思想认识也就有深度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